今天,我为什么在河南大学

当初,正是《求学》上的这篇文章让我走进河南大学。

前言:昨夜,被几个同学朋友的弟弟妹妹“骚扰”到凌晨两点多,原来是要我给点高考志愿填报的意见。天下无不巧之事,今天下午居然让我碰到《求学》杂志的两位老编,闲聊之余,不由得想起三年前填报志愿的心路历程……

今天,我为什么在河南大学
 张豪
高考成绩下来之前,其实我已经确定好了填报志愿的几个原则。当时Intelnet还不是很普及,偶的高三老师们都只管帮助我们复习,填报志愿那还为时过早,所以我能收集到的关于高考考试之外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于《求学》。我当时择校的几个原则是——
Part A: 原则
地理:背井离乡
我高考那时候,浙江省是全国几个高分省份之一,但是浙江的考生,尤其是我的家乡温州的考生一般不愿出远门,比较喜欢去上海、杭州、宁波或北京、武汉等这样的大城市。可能是他们的家长不舍得子女离家太远,更怕他们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不习惯,也可能是某些看《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样的偶像剧看多了的少男少女们迷恋黄浦江这样霓虹灯闪耀的地方,我的一些朋友情愿或不情愿地以600多分的成绩上了第三批录取的学校。


而我从小就想去北方看看,当然不只是为了看雪。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男儿要成大事,必先背井离乡。”于是,偶当初报志愿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报外省院校。顺便避开省内高分撞车的“普遍怪象”。另外,在再三权衡之后,我排除了去东北和西部高校的可能,一个太冷一个太干,而且省内有些人在报外省高校的时候容易走极端,要报就报东北、西部高校,包括当时我们高三年级的不少班主任在建议某些学生报外省高校的时候,都是:东北、东北、东北。


像我现在的学校所在地开封,位于中原,黄河南岸,纬度不高不低,冬天 有雪,又没有严重的沙尘暴直袭;经度离温州不超过半个时区,基本不存在时差问题,我有两个大学同学,新疆来的,大一一年几乎不上早上的课,为什么?受时差影响呗!呵呵。
城市:文化、气候、饮食和消费


选择了一所大学,就选择了在一座城市度过四年生活。在那里,你可能要第一次自己下馆子吃饭,你可能第一次在马路边谈情说爱,等等。如果你勤工俭学的话,那么你还要通过这个城市来认识这个社会,所以城市是我择校的重要参考因素。


文化:我不喜欢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大学,我的大学应该离市中心不太远,方便我来感受一个城市的文化。河南大学地处七朝古都开封,随处都是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深厚的中原文化。从高中历史课本中可以知道,汴梁古都曾是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我相信我的大学四年除了从这个学校学到东西之外,还将从这个城市吸收到一些精神营养,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气候:赤壁之战中,曹操百万大军水土不服,因为拉肚子,未战先损,战斗力大减。同样,南方人的皮肤不太习惯过于干燥的空气,流鼻涕也会结冰的零下二十几度气候也会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所以我选择了黄河南岸的开封,当时凑巧从《瞭望》杂志上看到一则旅游广告,提到开封号称“北方水城”。我从地图上知道开封城内有几个大水湖,其中一个湖与河南大学只有一墙之隔。


饮食和消费:不得不考虑的生活细节。南方人到北方,最不习惯的是面食和吃不到海鲜。海鲜可以忍,大米可是南方人的一顿三餐哪。我从地图中发现:河南地处中原,开封又在陇海兰新线上,南来北往的人不少,历史上也有大量少数民族甚至犹太人聚居,估计吃个米饭不成问题。而且,河南地处内地,消费水平比沿海低很多,光是一年2700的学费,就只是沿海发达地区高校的近三分之一,另外日常开销又能省下一笔。
学校:非综合性大学不读


上大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一门专业。大三、大四的人都比较有感触,大学四年下来,专业知识绝不是你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部,可能图书馆里的一个书架,报告厅的某一个讲座,
校园里的某一个社团,会带给你课堂上未必能学到的一些关于人生智慧的启迪。特别是现在就业或考研,不少人并不是继续自己的本科专业,考虑到这些,我当时填报志愿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大学,最好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并有一定的留学生规模。综合性大学有一个很好的可以熏陶人的人文环境,你可以去旁听文学院的课,可以去参加外语学院的英语角,也可以去欣赏艺术学院师生的画展,你们年级的篮球赛还可以邀请体育学院的国家级裁判员同学来做教练、裁判。大学现在都实行网上选课,可以很方便地选修其他院的课程,或干脆选读双学位。


河南大学是一所拥有4万多人的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人文气息浓厚,光是那古朴的校园,就足以让一个高中生神往。这里有个小秘密要告诉你:我是2001年参加高考的,当时从河南大学网站上获悉,河南大学建于1912年,于是填报志愿时打了个小算盘:如果能赶上一所大学的九十周年校庆,那将是人生一段多么难忘的回忆啊。果不其然,2002年我有幸参加了河南大学九十周年校庆的服务工作,同时还参加了《同一首歌》的现场演出!呵呵,羡慕吧 ?


专业:只选对的不抢热的
报考专业是一件令多数考生头痛的事情。所谓选专业,意味着选定之后,不管喜欢与否,我们都要为了学分而努力奋斗,而且会对我们终身从事的职业产生影响,至少四年的专业学习给我们烙下的专业思想模式是抹不去的。2001年正是英语、外贸、金融、计算机等专业报考火热的时候,只要是这些专业,第一批的成绩也愿意读第三批的学校,可以说当时浙江的考生和家长都有点专业狂热。而我当时基本上不考虑这些专业,一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这样的同质化专业,必将造成四年后毕业时的人才供给过剩,这是高中政治课本中简单的政治经济学道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两年计算机专业随着IT产业泡沫的破碎,就业形势已不再那么牛。二是我认为还有更适合我的性格特质和能力倾向的专业。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感不感兴趣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先了解打算报考的专业。就拿我报考的公共管理专业来说吧,填报志愿时我就知道,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形成于本世纪70年代。它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通过对它的学习,你会知道如何做一名好的公共管理人员,如何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

公共事业管理同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区别是:公共事业管理更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定量的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不仅仅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它的研究生阶段对应的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当时,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专业,我是从《求学》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介绍的,得知这个专业在美国发展已十分成熟,我国刚刚引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前景乐观。据我所知,到时我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的第二届或第三届毕业生。由于大家对这个新专业相当的陌生,报考相对冷门,于是,我成功了。


当然,如果你能从在读大学生那了解所报专业将开设哪些主要课程更好。当时我就了解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财政学、运筹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多个学科,虽然每一门课涉及的内容没有专攻此专业的学生深,但是跨学科的学习能拓宽你的视野。我个人认为,除医学、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理工学科外,其他学科在本科阶段都只是“基础教育”,本科阶段修读一门交叉性学科,是不无裨益的。


总而言之,填报志愿时,尽可能选一个感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要一味跟随所谓的热门专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专业也在变化发展,至少自我高考以来,就目睹了一些热门专业转冷,一些冷门专业升温。事实上,我身边就有很多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朋友为自己的专业而郁闷。选对一门专业虽然谈不上决定你的命运,但足以影响你的四年大学生活和学习。


PART B: 技巧
技巧一:收集信息,保留己见
埋头苦读了十几年书,一下子让你自己选择一座城市、一所大学、一个专业,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哪怕你分数高得足以让你来挑学校。What has done is done!——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定的结果。即使是经历过高考,上了三四年大学的大学生在面对考研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自己应该报什么学校,适合攻读什么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高考志愿的发言权完全留给了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是承担结果的第一当事人。除了听取老师、家长的意见外,我们平时应该关注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网络、报纸、师兄师姐等,当然还有《求学》(我可不是做广告哦,因为老编没给广告费,哈哈)。


技巧二:寻找外援,出谋划策
我除了每期《求学》必看外,高考成绩一出来就找到事先约定的两位“军师”,一位是多年从事志愿填报指导的校教务处林友锦老师,另一位是高我几届的浙江大学高才生。找位老师咨询,不难理解,那为什么还要找在读大学生呢?因为是他们是过来人,他们的建议,包含了他本人以及他周围同学朋友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他的同学网络,方便了解关于各省高校的“民间”信息。


技巧三:比较分析,慎填志愿
第一步,我立足于既定的几个原则,列出了十几所学校和专业的名单;
第二步,通过网络、招办、学校,还有在读大学生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信息,并作特别注释;
第三步,分析三年来各校录取分数线和实际录取情况,特别注意每年细微的变化。当时我就发现河南大学两年没在浙江省招生了,没有比较的根据,很多考生和家长肯定不敢轻易尝试;


第四步,大胆分析大多数考生心理。每年高招,部分学校会出现“大小年”,全因多数考生填报志愿的心理使然。要敢于作经过认真分析的冒险。透露一个秘密,我可是以第二批的成绩上的第一批学校。因为内地某些地方性重点高校在本省招第一批,在沿海等教育大省招第二批。这种地区比较优势干吗不利用?而且跟第一批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气氛会好一点,将来决定考研的人也多一点;
第五步,列出三个倾向不同的学校排序方案,请老师、家长和在读大学生参谋、评估、预测;
第六步,确定最终方案,并注意拉开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梯度,如果第一和第二志愿学校没有太大差距,那么第二志愿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另外,调剂和走读栏先填上,上了以后再想办法。


综合起来说,2001年高考,我赶上浙江省开始实行先查高考成绩后填报志愿,考虑起志愿来有确定的分数根据,方便在此基本上综合分析、权衡利弊。而且河南大学在浙江省有两年没有招生,给我提供了“押宝”的机会,此谓天时。河南大学在浙江招第二批,给了高考失利的我重新上重点院校的机会,开封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让我占尽地区差异的比较优势,此谓地利。在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重要转折点,能有良师和益友为我把脉,又巧逢《求学》创刊,使我相对其他考生暂得信息优势,此谓人和。


转眼,我已度过了三年大学时光,而且混得还不错,我现在的经历与我当时的选择是分不开的。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准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也许将来,我们可以在《求学》一起探讨考研的心得。需要郑重申明的是,我高考填报志愿的经历跟我当时所处的时间、地点有关系,只是提供给学弟学妹一些考虑问题的“张氏”角度,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最后,祝你成功!


                    2004年6月24日于河南大学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