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校区观景之石头记

漫步于百年河大园,人们往往倾倒于那些古朴典雅的建筑,或流连于各色繁花秀木。但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却还静卧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奇岩峻石。它们都有着鲜为人知的经历和传奇,构成了河大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

校风校训 相得益彰
走进南大门,踏上博雅路,就能看见屹立于道路两侧的校训石、校风石。它们分别为北京和驻马店校友在母校九十周年校庆之际所赠的贺礼。校训石高大雄浑,校风石玲珑奇峻。两块巨石静静伫于郁郁松柏之间,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校训石背靠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大门,林伯襄校长深邃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它。其上,我校校友、著名作家周而复先生手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个雄劲有力的大字,正是代代河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完美的写照。据河南大学北京校友会负责人岳光鑫先生介绍,这块大石采自北京房山,石头的开采和托运花费了他们不少精力。“那时正当酷暑,我们顶着烈日,先后上山五六次才在众多石头中选中了它,因为我们觉得这块石头雄奇峻伟,宛如屹然挺立的河大人。”

那边厢,校风石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如苍劲大手,五指擎天。掌纹般的裂痕纵横交错,刻画着河大百年沧桑之路,虽然辗转坎坷,但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扎实、那般深厚隽永。“团结、勤奋、严谨、朴实”八个大字溯纹而刻,立于石前,让人不禁肃然。驻马店校友会主要负责人薛运智告诉我们,他们送这块石头是希望母校的每位学子都可以谨记校风,走出去是一座山,如巨石一样顶天立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石隐松柏间,脉脉无语听。这两块石头并不引人注目,但却更显示出我们河大的淳朴校风: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只在自己的领域拼搏进取,不张扬外露。石无语,却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河大精神。

灵石记史 古朴敦厚
信阳灵山中,一块灵石在水中静静地躺了不知几百年、几千年,然而冥冥天意中,她进入了一位河大校友的视野。那时的她在水中悠然而卧,通体泛着淡淡的红光。“就是她了!”这位校友当即决定把她作为贺礼,代表信阳校友赠给正值九十华诞的母校。

也许上苍要考验校友们的诚心,从水底采石到专门在山上修路运石,几经艰辛,但重达20吨的巨石在无情地压坏两辆“解放牌”载重卡车之后,还是倔强地留在原地。运还是不运?运!一定要把这块灵石运到古都开封、百年河大。于是,她来了,载着千年灵气与校友的拳拳之心。

今天的她被河大人昵称为“校歌石”、“信阳灵山石”。出水之后的她卸去了一身的光华,只留下通体的厚重和沧桑,远看上去,巨大的黄石上斑斑点点犹如铁锈一般。而站在灵石前,煌煌礼堂、巍巍铁塔与冥冥古石三位一体,这美妙的组合是多么难得!她目送着一年年的济济之士,和铁塔一起见证着我校的风雨变迁。

石出秦岭 如琢如玉
《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玉石亦然:顽石无恒态,成器须雕琢——这是七七级政治系的老校友们给我们的启示。灰黯外表下秦岭之石埋没于逸夫图书馆前的绿荫上,然而苍遒石身上赫然刻着一个金色的“琢”字。

何以名之以“琢”?带着品玉后的震撼与崇敬,记者采访了七七级一位前辈,原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德木教授。“琢玉、琢玉,玉不琢,何以成器?琢者,母校也。”他说,那年七七级政治系老校友们千方百计寻石觅字,为的是在母校九十华诞之际送上自己的祝福,亦是对后生寄予的期望:以河大百年底蕴、古朴文化雕琢出具有河大特色的人才!青春未央,成器与否,琢于母校,成在自身。

太行听音 博大秀雅
匆匆经过贡院路的你,是否曾为文学院前的那块巨石而驻足惊叹,是否曾为其上灵妙清玄的大字而凝思神往?

那是由我校中文系八一级校友赠送的一块花岗岩质的太行石。

据河南财经学院成教院书记刘会韬介绍,当时他在采石场阅石无数,皆不入其“法眼”。但当他看到这块太行石时,直觉告诉他:就是这个了!莽莽碧苍、巍巍太行,这高山之巅的巨石不知历经多少风雨,不知是否经受过炮火硝烟。“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诗经》的句子如铁塔悠远的铃声飞进他的脑海里,虽说不是征夫游子,但很多同学一别母校数载,以此石来表达校友的一片心意最为真切。

太行岩巨大而稳重的石身如一面饱满的风帆,寓意河大这艘百年航船,与时俱进,勇往直前。说起石上“听音”二字,刘书记介绍道:“河大充满灵气,‘听音’二字意蕴悠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留给同学们自己想象吧。”是啊,幽雅宁静的河大园,站在太行石下仰望灵秀的“听音”二字,每个人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但一定不会有都市的嘈杂之声,不会有物欲横流的废铜烂铁之声。千年厚重与百年沧桑,沉淀的是坚定而平静的灵魂!

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德岭告诉我们,选择石头是因为石头代表一种永恒,与母校的厚重最相配。“做人要像山石一样厚重,坚如磐石;作为河大学子,我们对母校的拳拳之心,更如这山石一般,千年不变!”

后记:在做这个策划的几个星期里,我们往北京、驻马店等地打了许多电话,向当地校友询问有关这些石头的故事。我们始终怀着一种使命感。调查每一块石头,挖掘石头背后的传奇,让大家了解这些石头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心愿。在我们的采访调查接近尾声的时候,原副校级调研员张振江老师嘱咐我们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写好,“每一块石头都包含着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情,让大家都了解他们的用意。把这些历史写下来,也算是弥补咱们校史的一点小小欠缺吧!”

其实,在河大园里,每朵花、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一个翘起的飞檐下都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每一条小径上都有一段段难忘的往事。来去匆匆中,我们不妨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一番。 如果你有心发掘,说不定会有一个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在等待你来揭开她们神秘的面纱。
来自:河南大学报

0 评论: